据《法制晚报》报道 12月21日夜晚,滑坡灾害现场升起了银色的飞艇和巨大的“长臂”,对现场进行扫描成像,当晚就绘制出了灾难现场的“泥下地图”。
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介绍,灾难发生后,光启紧急调用智慧城市空间平台“云端”号上搭载的航天级多功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设备,赶赴现场参加搜救工作。
“泥石流把很多房屋冲离了原来的位置,而且现场的地形非常复杂,土非常深,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土下5-6米还有房屋。由于房屋很分散,救
援人员开始不能确定房子的具体位置,我们现场的工程人员连夜对数据进行了处理、建模,绘制出‘泥下地图’,确定出大部分被掩埋房屋的具体位置。”刘若鹏
说。
他介绍,此次参与搜救的航天级多功能对地观测设备,具备可见光和红外线高分辨率视频成像能力,不受白天或者黑夜的影响,而且成像精度非常高,在1公
里半径范围内的分辨率达到了6厘米,连废墟上跑过的老鼠都看得到。可以对整片灾害区域进行长时间值守,进行热源探测,有助于及时发现生还者。